北京朝阳 | 不必自恃异乡人

所属栏目: 洛玮君
2018-02-08
4万+ 0
两周前的那天,各位大概还在收拾春节过后的假期综合症吧,叔却已经踏上了去往北京的出差途中。去机场的路已经应和着这上班第一天而开始堵了起来,空气嘛,自然也不能免俗地一如既往的恶劣了起来。

QQ截图20180208100508.jpg

两周前的那天,各位大概还在收拾春节过后的假期综合症吧,叔却已经踏上了去往北京的出差途中。去机场的路已经应和着这上班第一天而开始堵了起来,空气嘛,自然也不能免俗地一如既往的恶劣了起来。

2.jpg

鸡年第一飞的航班就这么毫无征兆的Delay了,在插座旁边抓紧给手机充电。左边的邻座揣着电话向那头叫的是“王总王总”,右边配合着说话频频点头称呼着的是“胡老板……”。


这去的航班还没飞,对面的女士就已经在订晚上显然是请客户吃饭后可以赶回来的飞机。而其实国人的商务宴必是要喝一下酒的,又碰上还没出正月十五,这酒一喝是否能控制得了时间也就难说,于是最后狠狠撂下一句:“到时候再看情况,可能要改签延后,但想回就一定能回!”

3.jpg

这周遭的声音已经在提醒叔,忙碌的一年开始了!


在飞机上,恰巧读到胡适先生的文章,提到那个年代(民国)的国人时间不值钱,喝茶溜鸟,打麻将和扑克就过了一天。到商号见人谈事,坐下后无关的闲话却可以讲得没底。而现今这样的事情完全翻转过来:见面哪里会有功夫闲聊,多的不是要讲合作、投资、创新、跨界之类的赶紧赶紧的吗?


而“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这样的话已经悄然变成了悬壶济世的鸡汤,仅仅是用来呼吁的……放下书来咂巴咂巴旧今对比,这个国和人,有些真不一样了,但幸福指数不知道有无提高。 

4.jpg

这次北京的天气真好,空气优等,飞机下来望到了山!于是就不习惯也不自觉的大口呼吸起来,生怕错过了这口气会很可惜。


熟门熟路的打的到了发生过很多故事的三里屯SOHO,在等人办事之前,总归是要填饱肚子,听闻孟非在这里开了一家面馆,既然来了,就去试试罢。

5.jpg

可能刚开年的原因,门口摆满的排位坐的椅子只有一个逛累了在歇脚的妈妈带着个孩子,店里的稀稀疏疏,没几个人。面馆画风算不上惊奇,也就规规矩矩商场中的面馆做派,只是调味的瓶瓶罐罐有点意思,似乎醋还是自家酿的。

6.jpg

店里伴随着零星个顾客吃面的声音,除此之外,整个店的店员都在大声儿讨论商议着应急排班的事情,谁谁是新来的今儿第一天上班可以几点下班,明儿又是谁几点要来顶早班今天别忘记了拿钥匙,刷碗工明天能到位了就算增加了劳动力,中午员工餐吃的是牛肉面还可以加个煎蛋,顺便连角落里的客人点的是川香肥肠面啥啥的满屋子都被了解了,也不知道这是“非诚勿扰”的优良传统,还是北京胡同里的强势基因。


得嘞,不把您当外人,就请吃面吧,废啥脑筋啊。


办完事搭地铁转14号线,几站地儿就到了北工大西门,出口一上来竟然看到空中飘着点细碎的雪花。

7.jpg

“我X,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啊……”街边揽客的电摩司机也禁不住叫出声来。


“去工大建国饭店,走吗?”机场充了会儿电的手机也终归没电了,今天开会第一次住这个闻名遐迩的建国,只零星记得同事的嘱托,坐14号线,北工大西门上来就是了。


“大哥,就几步路,您看,就远处那个建筑就是。”,好吧,真的是上来就可以了。


雪花总给城市和街面增加了一种浪漫的感觉,走起路来整个人都像是要马上去参加诗词大会的做派——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8.jpg

踱着步就到了第二天会议的所在酒店,靠着东四环里,北工大西南门外的建国饭店。

9.jpg10.jpg

对,就这“哥们儿”

“建国”虽说叫这名,但在东长安街那家没加任何前缀的第一家酒店却是1980年经邓爷爷亲自批示方才开始动工的首家合资酒店。

从82年开业来,这家酒店就一直承载着来自各方的赞誉,打破了“中国没有饭店”这句来自酒店联合创始人的评价。(其实这句话非常偏颇,至少上海就有好多家正儿八经的好酒店,甚至在好多年前!)

11.jpg12.jpg

这家工大建国饭店,直接听名字就明白在学校边,仿佛推开门就能闻到一股书香气。


建国的大堂虽然还是属于传统的那种装饰风格,但还是气派的,虽说地段算不上CBD,但交通也饶是方便,无论高铁还是飞机抵京,都还可以比较快到达酒店。五星级商务酒店,硬件方面几乎也无可挑剔,中式西式的餐厅、大堂的咖啡吧、健身房几乎都是应有尽有。

13.jpg

酒店的房间虽说算不得惊喜,但还是算得上一个大字,中端的价位,高端的享受,这句常听到的广告词,形容这里,刚刚好。

14.jpg


像飞船一般的北工大体育馆

酒店旁边有一个硕大看似颇具规模的体育馆,门童告诉我这是奥运会的羽毛球比赛场馆,跟酒店这栋楼一样,属于北工大。也可能因为这个缘由,所以酒店上下处处都可以看到祥云图案用作装饰。


“我家大门常打开,…………”


恩,叔已经哼起来了,你们随意。

15.jpg

因为明天就要在这里开会,所以按照老习惯顺道去看了一眼会议的场子认认路。酒店会议条件出奇的好,有一整层楼都是大小不一的会议室。会议室外面是规整和充裕的空间,用于休憩和展示都不错,明晚西式的酒会和茶歇已经在叔的脑海里成形了。

16.jpg

本不对商务酒店的自助餐抱有什么期待,不过第二天的体验却很惊艳。摆盘提供的食物菜式可谓琳琅满目,这样算下来酒店价格就真可谓性价比颇高了。

18.jpg19.jpg

除了一般自助餐里提供的刺身、各类烤盘、炒菜、主食和甜点而外,酒店还特意精心摆出了北京的本地菜式和小吃:


削面卤、老北京烤羊肉夹烧饼、烧带鱼泡饼、老北京豆浆配腊八蒜、老北京烧麦、烧饼夹肉、塌糊子、大麻团、褡裢火烧、老北京爆肚、春饼酱卷肘花……整一个报菜名的春晚小品了,真的容易忍不住每样都往自己盘子里夹。

20.jpg

服务员几乎每几分钟就过来巡场,捡走你不用的餐盘,留给你一个还算得体的餐桌,在盛放区也有专门的厨师或者帮厨介绍每种菜式的口味和区别,非常热情。看来服务越南越好越北越糙的说法要变老黄历了。与江浙沪相比,京城的服务透着传统的热情,加上现代管理的渗透和普通话的好听程度,都无不让人更加愉悦。

21.jpg

酒店有健身房,但还是偏好citywalk


中午的贪食,又会议了一下午,免不得傍晚就要迈开自己的腿来消耗一下。好在旁边就是校园倒是一个非常好的走路的场所,从地图上看如果穿过整个校园就是北京知名的燕莎奥特莱斯,于是一个小小的城市行走的计划就产生了。

22.jpg

出了酒店边门,一脚便踏入了校园,不远处便来到北工大有名的那条笔直银杏大道。还在寒假里,傍晚的大学校园,透着清凉和寂寥。天色很快暗下来,路灯默默的亮起,灯杆子旁横七竖八地靠着几辆脚踏车,远处的篮球场上传过来打球的声音,勾勒出了典型的校园情景。


走近了才发现大操场上其实热闹的很,零下的气温里,夜跑的队伍却是呼啦呼啦的好不热闹!突然脑后传来松脆的单田芳老师的评书,原来是那边踱步遛弯过来位大爷,胸口吊着个收音机正大声播放着。

23.jpg

转过一个弯,抬头看到个食堂,肚子虽然还没怎么闲下来,却不自觉地就特别想蹭学生食堂的便宜也许好吃的饭,不过显然已经过了学生的晚饭时间,商务人和学生的距离由此可见。这个点儿,要是办公室出来的才刚开始下班后的活计,莘莘学子们就都该是饭后自习或者打球或者泡妞的时间了。

24.jpg

忍不住还是进去转了一圈,空空的食堂只剩下奚落的几个人,无所事事的白制服职工手插着口袋准备收摊儿,角落里的一对学生情侣并排坐着缠缠绵绵却似乎不想离去。这熟悉的别无二致的大学食堂的桌椅布局,很容易勾起自己以前在学生食堂的德行。


那时候每天中午都要把上课时用来做素描静物的骷髅头放在长餐桌上占座,然后才去排队打饭。这一招总是屡试不爽,后来的人固然是不敢坐的,原来已经坐着的也会端起饭碗起身躲开。这些个男生的恶作剧做着就停不下来的时光,已经过去了好久,一旦置身这样的环境,又仿佛就在眼前。

25.jpg

也许只有在这个寒假的冬季校园,还能隐约浮现那个白发先生和漂亮女生的校园吧。最近的总总时代变迁,已经只为这些象牙塔留下一个空有其表的校园。这不是吗,走过大操场右拐一出门就看到大大的燕莎奥特莱斯的霓虹灯,所谓学问与商业也就窄窄的一街之隔,不合适也非常的合适!

26.jpg

走到燕莎奥特莱斯的时候是真的已经有点饿了,楼上楼下的随便转了转,一线二线和没有线的品牌真也是蛮全。只是这个时候吸引我的却是那好些个餐厅和小食摊位,吃什么的都有,甚至还有东来顺,可惜一个人起个高高的炭炉来一顿涮肉有些太过郑重其事也有些矫情了,留在下一回吧!


离开了燕莎奥特莱斯,转上主路,街角一个大红门的餐厅里透着热气儿,掀开帘子就进去了。

27.jpg

“来份饺子,牛肉的。”

“饺子一份儿,再给您舀一碗饺子汤?“

“好!哦,再拿一瓶小二。“


老话还是要凑齐,饺子就酒,越吃越有!

28.jpg

在北京遇到的这场雪,也是这个冬天+春天叔遇到的第一场雪。在这感觉森严的帝都的角角落落里,拂过北工大的树梢,传出了点热情腾腾的感觉。


终于,叔做了一次朝阳群众,何处是故乡,何处又是他乡呢?

29.jpg



72变 - 开启你的智能生活